学校概况

学校概况

倚岳阳千古名楼,临洞庭万顷碧波; 秉百年办学传统,育万千社会精英。

学校概况

历史沿革

  岳阳市一中创办于1903年,前身为岳郡联立中学、岳郡联立师范学校和国(省)立第十一中学,1949年三校合并,定名新湖南建设中学,1952年易名湖南省岳阳第一中学,1976年定名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中学。学校经历了废除科举、肇启新学的上世纪交替,走过了民族危亡、图新求变的烽火岁月,见证了中华崛起、激情燃烧的奠基时代,聆听着改革开放、民族复兴的奋进号角。平江、岳阳、武岗、溆浦、辰溪等22次异地迁校,写就了学校最艰难的坚守。

  建国后,最终定址岳阳城北门春华山,学校迎来新生。1949年岳阳和平解放,学校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三校合并,师资队伍空前强大,李礼、方时苞、游新金、刘大栋、唐谷修、张忠等一大批省内外名师欣然受聘;教学楼、科教楼、生物馆、艺术楼、宿舍、食堂拔地而起,学校走上了与新中国共同成长发展的道路。

  1976年,在经历反右、文革这段不堪回首的岁月后,学校又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依托十一届三中全会方针政策指引,制定《关于改革学校行政管理体制的意见》,加强双基教学,开展电化教学,成立24个课外活动小组,教育质量得到大力提高。

  1978年文革后第一次高考,有4人考入北大清华。

  1980年,确定“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方针,三育一齐抓”的办学指导思想,学校被确定为全省首批重点中学。

  1984年,在当时教育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情况下,学校第一个在《湖南日报》上公开承诺“四全六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上中下学生全面提高,文理科全面学好,课内课外全面安排;不招重读生,不办复读班,不随意增减课时,不利用假日加班补课,不滥发资料和加作业,不搞频繁考试,不以考分和升学率高低作为评价教工好坏的唯一标准。

  1985年,学校开办西藏班,是全国首批开办内地西藏班的中学。

  1993年,学校提出了全新的办学思想——“两全五学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创造。

  2015年,学校正式提出了“为学生的全人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要兼顾在校学生的每一个方面的教育,促其全面发展;要对每一个在校毕业的学生产生持续的影响,助其终身发展。

  2019年,面对新高考改革,重构学校理念文化,学校提出了“办一所有温度、有情怀,孩子们愿意回来的学校”的办学思想,确定育人宗旨为“力争上游、完成人格”,提炼学校精神为“求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科学理念,一以贯之。学校始终追求教育的本质,站在历史与未来的发展高度,着眼学生的全人生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优秀拔尖人才,赢得良好社会声誉。

  四、办学条件

  学校硬件齐备,设施先进。占地146.5亩,建筑面积7万余平方米,布局合理,功能分区,设施完备。有功能齐全的体艺馆和高标准的400米全塑胶田径场,有终端遍布所有教室与办公地点的千兆以太校园网,有高规格的生物标本室和藏书逾15万册的现代化图书馆,有设施完备可同时容4000人进餐的学生食堂,有宽敞舒适,可同时容纳2000人住宿的学生公寓。

  学校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校园是学习、生活的场所,是培养文明意识、养成良好习惯的无声教材。学校按照绿色为主、花草点缀、板块分明、传承文明的原则,科学布局教学、生活、运动三区,文化广场、花园、休闲走廊错落有致,樟树园、玉兰园、红枫园、茶花园、桂花园、桃李园等6个花园主题鲜明。教学楼校徽图样清晰醒目,田径场设计活泼现代,食堂公寓警语标识简洁深刻。整个校园绿树成荫,嘤嘤成韵,幽雅恬静,处处体现了园林之美,时时洋溢着文化之蕴。学校是省、市级“园林式”单位、“花园式”学校和“绿色学校”。

  学校装备现代,绿色环保。各教室配备电脑、投影仪,构建“电化教学”;改用白板、油性笔、无尘粉笔,构建“白板式教学”。实现数字化管理。先后新建了校园广播系统、大型电子屏、多媒体教室、大型多媒体报告厅,开发了管理软件系统,实现数据和资源共享,畅通生态文明渠道。全体教职工使用手提电脑工作,学校上传下达、教师交流、家校沟通基本上不再使用纸纸文档,实现无尘化教学。学校先后评为“全国环境保护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先进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