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老邀我访烟舟,冬日艳阳吐暖流。按迹循踪探旧址,追贤逐梦启新途。烽火弦歌铭青史,宏图伟业续春秋。江山万里赖俊杰,遍栽大木振神州。”2020年11月9日,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易石秋来到平江县童市镇烟舟村,寻访学校前身之一——岳郡联立中学。
烟舟村,地处平江县的正中心。村落群山环抱形似舟,在春秋多雾的季节,山下山岚飘逸,山巅云蒸雾煮,此时的村子,就像一叶绿色的小舟,在云雾中浮游。故得名烟舟。
烟雾蒙蒙水自流,一舟风雨写春秋。断壁残垣今尚在,热血山河梦难留。因村寨海拔较高,四面环山,易守难攻,且村民在险要处设卡据守,烟舟成为平江焦土中最后一块净土,启明女校、湖南岳郡联立中学便先后迁至烟舟,为烟舟源远流长的文脉增添了一抹亮色。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平江四次沦陷。1938年,日军攻陷武汉逼近岳阳,湖南岳郡联立中学时任校长李航寰,指挥岳阳地区各县市三百余人学生向后方紧急疏散。1939年5月,学校本部和高中部全部搬迁至平江钟洞,正式恢复岳郡联中。至1942年的四年中,由于战局反复,湖南岳郡联立中学在平江各地不停地重复着疏散、搬迁、复课,与日寇顽强地抗争。至1944年,湖南岳郡联立中学三分部定址烟舟苏舆故居,开始了为期两年的烟舟办学历程。当时长沙及其以北地区中学全部撤至湘中、湘西南一带,岳郡联中成为屹立在湘北前线唯一一所完全中学,填补了当时湘北战区中等教育的空白。因为年代久远,湖南岳郡联立中学在平江各地辗转办学的痕迹大部分被岁月抹平,仅留下烟舟村的三分部驻地在残桓断壁间诉说着这段往事。抗战胜利后,湖南岳郡联立中学于1946年撤回岳阳市,为了平江学子就读的方便,将平江籍学生留在平江本地创办湘北中学,1950年更名为平江二中。撤回岳阳的学生仍保留岳郡联中,解放后更名为岳阳市一中。
山围云绕茶花开,窗明几净书香来。八十年前烽火路,至今依然是我家。如今烟舟村正走上新农村小康生活的发展道路上。整洁干净的乡村公路、环境优美的省级合格学校、生意兴隆的农家土菜馆、互联网+的农村淘宝店、让孩子能遨游书海的图书室….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烟舟村旧貌换新颜,处处都能感受到绿树环绕、鸟语花香,真切领略到乡村的美丽风光。交水建设不断加强。修一条路、美一片景、富一方百姓。2014年,村支委将5.5公里长的主干村级公路拓宽一米,确保老百姓出行畅通无阻。农村教育不断提升。村委会积极向政府和社会获取支持,修建了综合教学楼、教师宿舍楼、运动操场,并引进了现代电教学设备,扩大了操场面积,完成了体育运动场所的硬化和完善,2015年烟舟村小学通过省级合格学校验收。农村文化蓬勃发展。烟舟村天贵图书室于2013年将农家书屋与私人藏书创新结合成立,目前图书室拥有藏书8000余册,并荣获全省2013—2015年示范农家书屋荣誉称号。有梦想,精神家园才不会荒芜;有梦想,才有前行的动力。一路一风景、一村一幅画。烟舟村以实际行动,以加快乡村振兴为契机,巩固环境治理成效,持续完善配套,不断提升“颜值”、厚植“家当”,努力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描绘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新乡村。
2019年,烟舟村在上级党委和政府大力支持下,成立了烟舟历史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公司,对原启明女校办学旧址(大石板屋场)和湖南岳郡联立中学(上大屋)办学旧址实行抢救性的维修保护及以上两个学校的历史资料挖掘、搜集、整理、展览。目前已基本完成展馆布展和历史资料的收集。此次烟舟村召开市县镇调研烟舟村文化旅游开发座谈会,意在将烟舟村的办学、抗战、革命文化充分挖掘出来,将民俗、传统、现代有机融合起来,将饮食文化、视觉文化、信仰文化统一起来,展现烟舟村三色(绿色植被、红色基因、金色茶油)旅游文化。
中国有个平江县,平江有个烟舟村,烟舟有个大屋场。烟舟,未来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