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学们:
今天来参加你们的诗歌朗诵大赛,我感到无比的高兴。因为让诗歌萦绕校园,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让学校书声琅琅,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追求。语文永远都应该是充盈着诗词歌赋的世界,是洋溢着澎湃激情的艺术空间。你们今天声情并茂的诵读,就是对语文最生动最本质的诠释。北京大学著名学者、诗人谢冕教授在给《雪莱诗选》做序时,曾无限深情地说“云雀还在歌唱”,你们今天激动人心的诵读,也将久久地弥散校园的上空,成为诗化校园一种无形的力量。
诗是语言的精华。诗歌语言是世界上最精炼、最纯粹、最含蓄、最优美、最激动人心的语言,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行,不仅是语言与生活的高度浓缩,更是对人生的高度概况,是人生的宝典。就是在诗歌里,我们领略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自信,“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的襟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守,“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哲思,“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深味,“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既然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的预言……诗中有生趣,诗中有智慧,诗里有乾坤。
诗是生活的折射。诗歌的内涵与外延,几乎总是与生活相等。我们中国是的诗的国度,在中华民族5000年的漫漫文明史中,到处都可以看到诗的倩影。还在人类的童年时代,我们就有了《诗经》《楚辞》这样伟大的篇章。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与层级,我们的诗歌更是不断的发展与成熟,出现唐诗宋词这样光耀史册的篇章,并且流风余韵至今冉冉不绝。诗歌伴文明而共存,我们也同样可以从诗中烛见社会风貌时代风云,诗歌就是我们捕捉时代画卷的大百科全书。孔子在评述《诗经》时曾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名”,又说“不学诗,无以言”,就是对我们进行诗教的最为生动概况的说明。诗可以让我们在鉴赏语言与意境的同时,也可以观照生活与世界。
诗是诵读的范本。因为诗歌语言的凝炼、含蓄与深情,最好作为声情并茂地进行诵读的材料,所以诗歌朗诵才成为数千年以来历久弥新的艺术表演形式。很多时候我们就是从反反复复的诵读里体会诗歌细腻而深沉的情感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更应该是针对诗歌而言的。古人所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正是诗歌诵读的真切体会与生动写照。
诗歌诵读也是我们提高自身素养的最为重要的方式之一。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读诗可以使我们气质优雅,举止从容,言语雅致,更有文学范,更有书卷气,更加富有文明时代的精神特质。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今天的朗诵会是一个美好的开始,让我们以此为契机,与诗歌为友,伴诗歌同行,“长将华章养浩气,征程万里自扬鞭”,努力去书写自己诗意洋溢的人生,努力去开创诗意盎然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