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岳阳市“金鹗奖”语文金奖得主张霞老师,现任岳阳市一中语文教研组长,是岳阳市市直“优秀班主任”,岳阳市语文教学核心专家组成员,参与全市高三语文学科教学研究与指导并参与命题审核工作,曾作为“教学新星”登上国家级期刊《青少年日记》,成为封面人物。
“你天生就是当老师的。”一位校长曾如此评价刚站上讲台不久的她,而这句简单的话极大地鼓舞了她,坚定了她勤恳踏实,不负韶华的教育初心。
春风化雨,以文化人
“每一个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干练的老师就是一个艺术家,他从事教育,犹如琴师从事于操琴一样,他和缓地触动人类思想上,感情上的心弦。”有教育学家曾如此说,而张老师就如那高超的琴师,总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她善于研究打磨课堂,根据不同的课型研究不同的方法来化繁为简,引导学生走入课堂,点亮学生思维。教学风格深受学生喜爱,她注重对学生的文化熏陶,重视经典阅读,把“主题阅读,全班共读,亲子阅读,师生畅读,自由选读”等形式始终贯彻在学生三年的语文学习中。近四年,一直承担高三的教学,所带班级成绩优异,有两名学生分别以131、135的高分进入语文学科全省万分之一行列,有三名学生被北大清华录取。
砥志研思,以艺范人
张老师热爱教研教改工作,不断提升自我的课堂教学效率和教育教学品质。
她善于研究。曾参与全国教育“十五”规划课题“高中生书册阅读教学实验与研究规划”,“利用经典阅读促进高中生人格养成的实践研究”等多个省、市级课题研究,撰有多篇教学论文在教育类核心学术期刊杂志上发表或获奖;指导学生发表习作多篇;组织学生参加各项赛事,参赛学生获得国家、省级多个奖项;创作的戏剧作品《镇长原来是明星》还被收入国家戏剧学会《中国剧本》中;现被聘为陕西师大《学子读写》报社特约编辑……?
她乐于示范。经常代表学校承担“示范课”“竞赛课”等任务,在“岳阳市高三备课组长会”、“岳阳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材与教法培训会”、“国培计划2017高中语文骨干教师线下培训会”、“高三如何迎考复习会”上都有她的身影,或进行示范观摩课教学,或担任指导老师对骨干教师进行培训,或做了专题讲座等等。
她修己惠人。张老师说,在自己的成长经历中,受到了很多老师的帮助和指引。担任一中语文教研组组长后,她在不断地提升自身素养与能力的同时,也致力于继续传承发扬语文教研组的团结精进的精神,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组织年轻教师参加教育部“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和岳阳市教学比武,参赛老师分别荣获诗词讲解大赛国家级二、三等奖,“金鹗杯”金奖。组织老师们与外校名师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参与著名教学杂志《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学研讨等等。几年来,一中语文组在各种大赛中屡创佳绩。2018年被评为“全国中学示范文学社团”,2019年获评岳阳市“五一巾帼”集体奖等等。
智慧有爱,以心润人
智慧能让岁月闪闪发光,爱能让班主任工作快乐有效。作为岳阳市直“优秀班主任”的张老师对班级的管理充满着智慧和爱。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张老师善于利用传统文化的智慧来为学生引路。坚持严苛的育人原则,以“法家”理念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把握积极进取的育人方向,用“儒家”积极进取的思想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与目标;遵循规律的育人方式,带领学生宠辱不惊,稳步前进。
张老师说:“在班级建设里浸润传统文化的智慧,是自己当班主任的理想。”她十分细心,耐心,用心地对待每位学生,引领学生成长。“560心里永远有您”、“560永远爱您”……,每每教师节,张老师的手机都会被这样的短信刷屏。张老师说:“每当这时,就能感受到满满的职业幸福感。”
有人说:“每位学生都是一颗种子,只要一滴水,一缕风,它就能发芽,而教师要做的只是成为那一滴水,那一缕风。”从踏入那三尺讲台,张老师就秉承这颗教育的初心。纵时光荏苒,始终初心不改,为着那“雏凤清于老凤声”的理想努力前行在美好的教育之路上。
???????????????????????????????????????????????????????????????????????——转自2020年11月2日《岳阳日报——岳阳市一中金鹗杯教学竞赛金奖教师系列报道之二》